西柏坡精神的時代回響:在干部培訓中淬煉初心本色
發布時間:2025-08-22 14:21:40 人氣:154

太行山麓,滹沱河畔,西柏坡這個普通的小山村承載著中國革命史上的輝煌篇章。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的干部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西柏坡黨校培訓基地,開啟一場深刻的黨性淬煉之旅。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艱苦奮斗的故事,每一處舊址都閃耀著人民至上的光芒。
在中共中央舊址毛澤東同志故居內,學員們駐足在一張簡陋的木床前。培訓教員動情地講述著一個歷史細節:據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在《走向神壇的毛澤東》中回憶,主席的生活極其簡樸,堅決反對任何特殊化。有一次,工作人員見毛主席熬夜工作,想給他改善伙食加個菜,卻受到嚴厲批評。毛澤東堅持要求將這些物資送給傷員和保育院的孩子們。這個真實的故事,出自中央文獻出版社的權威史料,讓學員們深刻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的人民情懷。
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訓精心設計了"沉浸式"教學課程。學員們住在保留當年風貌的宿舍里,吃著樸素的工作餐,親身體驗"兩個務必"的精神內涵。清晨,他們列隊前往中共中央舊址,在七屆二中全會會場重溫入黨誓詞;午后,他們坐在農家院落的馬扎上,開展小組討論,思考如何在新時期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培訓課程特別設置了"毛澤東在西柏坡的100個日夜"專題教學。教員通過大量第一手史料,詳細講述了毛澤東在指揮三大戰役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細節。最讓學員們震撼的是,就是在這樣簡樸的環境中,黨中央發出了408封電報,指揮了24場重要戰役,平均每天就要做出一個重大決策。這種在艱苦條件下創造奇跡的精神力量,深深觸動了每一位學員。
在現場教學環節,學員們參觀了中央軍委作戰室。看著屋里復原的三張桌子、兩張地圖、一部電話,聽著教員講述當年靠算盤計算兵力調配、靠馬匹傳遞電報的故事,不少學員陷入沉思。一位學員感慨道:"這就是我們的傳家寶。條件越艱苦,越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任務越繁重,越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
晚間的小組討論會上,學員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暢談學習體會。有人談到如何在工作中杜絕浪費,有人反思是否存在追求待遇的現象。大家一致認為,西柏坡精神不僅是歷史遺產,更是照亮前路的明燈。這種精神在新時代體現為堅決反對"四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通過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訓,學員們對"趕考"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他們認識到,當年的"趕考"是赴京建立新中國,今天的"趕考"則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場考試遠未結束,每個黨員干部都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結業儀式上,培訓總結人語重心長地說:"西柏坡時期,毛澤東同志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勵全黨。今天,我們仍然需要發揚這種精神,以滴水穿石的毅力,久久為功的韌勁,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這番話引起了學員們的強烈共鳴,大家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離開西柏坡時,學員們帶著沉甸甸的收獲。他們不僅加深了對黨的歷史的理解,更堅定了繼承和發揚西柏坡精神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干擔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各自崗位上交出優異的答卷。西柏坡黨校培訓基地傳承的革命火種,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作者:李老師
上一篇:永不褪色的傳家寶:西柏坡培訓基地筑牢艱苦奮斗精神防線
下一篇:煤油燈下的公仆情懷:西柏坡紅色培訓的精神叩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