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動的西柏坡黨性教育課:追尋總司令植樹的足跡,感悟執政為民的初心
發布時間:2025-11-07 15:50:25 人氣:114

清晨的滹沱河畔,微風拂過新栽的樹苗,泛起層層綠意。學員們靜靜地站立在這片特殊的林地前,聆聽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的教員講述一個關于“植樹”的故事。這不是普通的綠化工程,而是一堂生動而深刻的西柏坡黨性教育課,連接著歷史與現實,映照出共產黨人的初心與遠見。
根據《西柏坡記憶》等權威史料記載,1948年春,朱德同志率領中央機關工作人員來到滹沱河邊。面對這片荒蕪的河灘,他拿起鐵鍬,帶頭開始植樹造林。當戰士們不解為何在戰事緊張之時還要植樹時,朱德同志意味深長地說:“將來建設新中國,處處都需要木材。”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語,在今天的西柏坡紅色培訓中依然振聾發聵。
站在當年的植樹地點,學員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位身著舊軍裝的總司令,正彎腰培土、澆水育林的身影。這個細節之所以動人,在于它超越了單純的勞動生產,蘊含著更為深刻的精神內涵。在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的關鍵時刻,黨的領導人心中裝的不僅是戰場上的勝負,更是戰后的國家建設;不僅是當下的生存需要,更是子孫后代的長遠發展。
這種深謀遠慮的思維方式,成為本次西柏坡黨性教育中最發人深省的部分。學員們陷入沉思:在我們的工作中,是否也能如此胸懷大局、著眼長遠?是否能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始終保持對未來的前瞻性思考?朱德的鐵鍬植下的不僅是樹木,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的專家在專題教學中指出,“朱德植樹”的故事體現了西柏坡精神的多個維度。首先是艱苦奮斗的作風,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領導人親自參與勞動,不搞特殊化;其次是心系人民的立場,植樹既是為了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更是為老百姓謀福祉;最重要的是遠見卓識,在炮火連天的歲月里,已經著手規劃新中國的建設藍圖。
這次西柏坡紅色培訓特別注重讓學員們從這樣的歷史細節中汲取精神養分。在研討交流中,大家形成了深刻共識:西柏坡時期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共產黨走向全面勝利的里程碑,不僅在于軍事上的英明決策,更在于這種將現實斗爭與長遠規劃完美結合的戰略智慧。
走在西柏坡的林蔭道上,當年的小樹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這片由革命先輩親手培育的林地,如今枝繁葉茂、綠樹成蔭,成為西柏坡精神最直觀的見證。學員們撫摸著粗壯的樹干,感受著歷史的溫度,內心涌起強烈的使命感。先輩們在那般艱苦的條件下尚能胸懷百年大計,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在各自崗位上展現出同樣的歷史擔當。
此次培訓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黨性修養不僅體現在關鍵時刻的忠誠,更融入在日常工作的遠見與擔當中。朱德的植樹造林,看似平凡卻寓意深遠,它告訴我們:偉大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真正的智慧在于為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上一篇:西柏坡:從一紙借條看共產黨人的初心堅守
下一篇:沐浴西柏坡精神光輝 錘煉新時代黨性修養——深刻認識在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開展黨性教育的時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