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從一紙借條看共產黨人的初心堅守
發布時間:2025-11-03 14:43:14 人氣:97

沿著太行山麓蜿蜒前行,遠處西柏坡的輪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這片看似普通的華北山村,卻承載著中國革命轉折時期最厚重的記憶。對每一位來到西柏坡黨校的學員而言,這里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更是一座精神的富礦,等待著人們去挖掘那些歷久彌新的執政智慧。
根據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在《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中的回憶,西柏坡時期,毛澤東常用自己的稿費招待前來共商國是的民主人士,但每次都會要求工作人員向中央行政處辦理正式的借款手續,待稿費到賬后立即歸還。這張薄薄的借條,成為西柏坡干部培訓中解讀共產黨人權力觀的生動教材。
這張借條背后的故事,折射出的是革命勝利前夕中國共產黨人對權力邊界的清醒認知。1948年的西柏坡,正處在歷史轉折的關鍵節點,大批民主人士響應"五一口號"北上,共商建國大業。在這個特殊時期,毛澤東選擇用個人稿費而非公務經費來承擔部分接待任務,體現的不僅是個人的廉潔自律,更是對執政倫理的深刻思考。在西柏坡黨性教育中,這個細節常常引發學員們的深入討論:權力的本質是什么?公與私的界限在哪里?
從更深層次看,"借條待客"的做法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它既體現了對民主人士的真誠相待,又恪守了黨的財經紀律;既完成了重要的統戰工作,又樹立了廉潔自律的標桿。這種在細微之處展現的政治品格,正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所在。在西柏坡黨校的課堂上,學員們通過這個案例深刻體會到:真正的執政能力,不僅體現在重大決策的正確性上,更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對權力運行的嚴格規范。
將"借條待客"與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聯系起來思考,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內在邏輯。前者是具體行為中的自我約束,后者是全黨的思想警示,二者共同構筑了共產黨人執政倫理的基石。在西柏坡干部培訓中,這種從具體到抽象、從實踐到理論的學習方法,幫助學員們更好地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回望西柏坡,那張泛黃的借條依然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它提醒著我們:在物質條件極大改善的今天,更要保持對權力邊界的高度敏感;在紛繁復雜的誘惑面前,更要守住公私分明的底線。這種清醒的認知,不僅是個人的修養問題,更關系到執政根基的穩固。
當學員們結束在西柏坡黨校的學習,帶著滿滿的收獲返回各自工作崗位時,那張借條所蘊含的精神已深深植入心間。它時刻提醒著每一位干部: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權力的大小,而在于對權力本質的深刻理解;永恒的執政基礎,建立在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價值選擇上。西柏坡的這份精神遺產,依然在等待著新時代的趕考者們用行動去傳承和發揚。
在這片曾經決定中國命運的土地上,每一個歷史細節都在訴說著同樣的真理:唯有始終保持對權力的敬畏,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行穩致遠。這正是西柏坡留給后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西柏坡黨性教育永恒的價值追求。
作者:李老師
上一篇:西柏坡黨性教育培訓:淬煉初心使命的“趕考”征程
下一篇:一堂生動的西柏坡黨性教育課:追尋總司令植樹的足跡,感悟執政為民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