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紅色教育基地雁翎隊紀念館在哪?
發布時間:2024-05-22 10:05:48 人氣:1220
白洋淀紅色教育基地雁翎隊紀念館坐落于河北省白洋淀文化苑內,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記憶的紀念館。該館占地2566平方米,內部設有序廳、華北明珠白洋淀、全面抗戰的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侵華日軍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隊與水上游擊戰、喜迎抗日戰爭的勝利、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雁翎精神等18個展廳,通過豐富的歷史圖片、詳盡的文獻資料和珍貴的實物,生動地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抗日歲月。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白洋淀,面對外敵的入侵,中國共產黨領導白洋淀人民展開了英勇的武裝斗爭。白洋淀地區水網密布,當地群眾精通水性,他們巧妙地利用這一天然優勢,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為了更好地進行戰斗,1939年秋,中共河北安新縣委在白洋淀組建了一支水上抗日游擊隊——雁翎隊,以白洋淀為根據地,開展水上游擊戰。

雁翎隊的名字源于其獨特的戰斗方式。由于白洋淀地區的游擊隊在戰斗中經常乘坐小船,為了防止浪水打濕槍膛內的火藥,游擊隊員們在鳥槍的點火處插上一根雁翎(一種水鳥的羽毛),既保證了火藥的干燥,又使得小船在行駛時如同雁翎群飛翔的“人”字形,因此得名“雁翎隊”。
雁翎隊初建時規模較小,僅有20余人,裝備簡陋,但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不斷壯大隊伍,改善裝備。到1940年,雁翎隊已經發展到180余人,擁有50條船,配備了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機關槍等先進武器。
在抗日戰爭期間,雁翎隊在中共安新縣委的領導下,頻繁出擊,襲擊從水上來往天津、保定之間的日偽軍船艇,給敵人造成了重大打擊。其中,1943年9月的一次伏擊戰中,雁翎隊全殲了100多名日偽軍,并俘虜了日軍頭目初十加三郎和偽軍河防大隊長秦鳳祥,成為其戰斗史上的輝煌篇章。
至1945年,雁翎隊已經從最初的民兵武裝發展成為擁有三個中隊的抗日力量,后來升編為白洋淀大隊,繼續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力量。雁翎隊的成立和發展不僅體現了白洋淀地區人民抗日斗爭的英勇和智慧,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領導作用和戰斗精神。今天,當我們走進白洋淀紅色教育基地雁翎隊紀念館時,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為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奮斗的精神力量。
上一篇:見證紅軍強渡嘉陵江的“毛蚌殼”
下一篇:一封掩埋30余年的密寫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