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校基礎醫學院赴西柏坡開展黨性教育培訓 傳承紅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發布時間:2025-07-16 14:24:05 人氣:195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蘭州高校基礎醫學院近日組織教職工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開展黨性教育培訓。本次培訓依托西柏坡黨校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專題教學、現場體驗、情景互動等多種形式,讓參訓人員在紅色熱土上接受精神洗禮。
此次培訓選址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西柏坡及周邊地區。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選定西柏坡作為駐地,這里由此成為中國革命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據中央檔案館館藏文獻記載,毛澤東同志在西柏坡期間,在幾十平方米的土坯房內,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參訓人員實地參觀中共中央舊址,在簡樸的軍委作戰室前駐足沉思,深刻感悟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中的卓越智慧。
培訓期間,學員們通過西柏坡干部培訓專業課程系統學習了"兩個務必"的深刻內涵。授課專家援引《毛澤東年譜》中1949年3月23日的詳細記載,還原了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進京趕考"時的歷史場景。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參訓人員重溫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六條規定",這些紀律要求至今仍對黨員干部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培訓特別安排了正定縣的現場教學。1982年至1985年,習近平同志曾任正定縣委副書記、書記,在這里留下了寶貴的從政經驗和為民情懷。參訓人員參觀正定古城墻修復工程,學習領會"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治理理念。在塔元莊村,大家深入了解新農村建設成就,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
雄安新區的參訪讓學員們深受觸動。站在"未來之城"的建設現場,對比西柏坡時期的艱苦條件,參訓人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在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通過詳實的歷史照片和文物展陳,重溫了水上抗日武裝的英勇事跡,感悟軍民魚水情的深刻內涵。
冉莊地道戰遺址的教學活動給學員們留下深刻印象。根據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檔案記載,冉莊民兵在抗日戰爭期間挖掘了長達16公里的地道網絡,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跡。參訓人員實地鉆入保存完好的地道,親身體驗當年抗日軍民的戰斗智慧,對人民戰爭的偉大力量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西柏坡黨性教育的專題研討環節,學員們圍繞"新時代如何弘揚西柏坡精神"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終牢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將紅色基因融入醫學人才培養全過程。在結業儀式上,參訓代表表示,這次培訓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禮、黨性的再錘煉、作風的再提升。
培訓結束后,學院黨委要求參訓人員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在教學科研中踐行西柏坡精神。通過建立"紅色導師"制度、開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等方式,把革命圣地的精神養分注入醫學教育實踐。學院還將與西柏坡黨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師生開展紅色研學活動。
此次培訓通過沉浸式、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參訓人員在行走中感悟歷史,在思考中傳承精神。學員們深刻認識到,西柏坡精神不僅是歷史的回聲,更是時代的召喚。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在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征程上交出優異答卷。
作者:李老師
上一篇:中石化集團分公司西柏坡黨建培訓:以"石油精神"對話"趕考精神"
下一篇:民生銀行某分行赴西柏坡開展專題黨性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