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丁里的初心:西柏坡黨性教育的時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5-09-19 14:11:41 人氣:128

秋日的西柏坡,天高云淡。在中共中央舊址院內(nèi),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正凝視著毛澤東同志舊居窗欞上斑駁的光影。這些光影仿佛穿越時空,將人們帶回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此刻,他們正在西柏坡培訓基地參加一期特殊的黨性教育培訓,追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
在西柏坡紅色教育課程中,一件珍貴的革命文物讓所有學員深受震撼。西柏坡紀念館內(nèi),陳列著一件編號為XBPM-0021的毛澤東睡衣(據(jù)《西柏坡紀念館館藏文物研究》記載),這件普通的睡衣上密密麻麻打著16塊補丁,肘部更是補丁疊著補丁。紀念館研究員動情地講解:"這些補丁不是簡單的縫補,而是艱苦奮斗精神的生動寫照。當時工作人員多次提出更換新衣,都被主席拒絕,他說'補一補還能穿,前線將士們比我們更艱苦'。"
這個歷史細節(jié)成為本次西柏坡黨性教育最生動的教材。學員們圍繞這件文物展開熱烈討論,有人感慨:"這些補丁補的不是衣服,而是共產(chǎn)黨人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深厚情感。"更令人深思的是,當時黨中央即將進城執(zhí)政,領袖們卻依然保持著如此樸素的生活作風,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學員們對"兩個務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西柏坡培訓基地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歷史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深刻共鳴。在專題教學中,教員引導學員思考:當年黨中央在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條件下,靠什么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今天我們在物質(zhì)條件極大改善的情況下,又該如何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這些問題引發(fā)學員深入思考,大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探討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路徑。
培訓還設置了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學員們在滹沱河畔的田間地頭,重溫當年中央機關干部幫助群眾生產(chǎn)勞動的場景;在中央組織部舊址前,開展"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做什么"的主題研討;在九月會議會址,模擬當年重大決策的討論過程。這些沉浸式體驗讓學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與先輩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特別注重歷史細節(jié)的挖掘。除了毛澤東的睡衣,學員們還了解到更多感人故事:周恩來同志辦公室的煤油燈燈芯總是調(diào)到最小亮度,朱德同志的衣服領子磨破了就讓裁縫翻個面繼續(xù)穿。這些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讓學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
通過五天的培訓,學員們不僅增長了歷史知識,更進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許多學員在結業(yè)感言中表示,要將西柏坡精神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西柏坡紅色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讓歷史開口說話,讓文物傳遞精神。這件打滿補丁的睡衣,就像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提醒著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而西柏坡培訓基地正是通過這樣具體而微的歷史細節(jié),讓黨性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深刻,真正達到了滌蕩心靈、升華思想的效果。
作者:李老師
上一篇:走進西柏坡: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思考治理智慧
下一篇:淬煉清廉本色 永葆“趕考”初心——記西柏坡干部培訓的深刻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