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革命圣地:西柏坡黨性培訓的深刻啟示
發布時間:2025-06-16 14:32:37 人氣:231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西柏坡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1948年至1949年,黨中央在這里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并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如今,西柏坡黨校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成為全國黨員干部接受西柏坡黨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在這里,歷史與現實交匯,革命精神與時代使命相融,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滋養。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西柏坡的紀律建設啟示
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階段,黨中央在西柏坡發出了“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號召。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紀律嚴明對革命勝利的關鍵作用。據中央檔案館史料記載,毛澤東同志曾多次強調:“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全黨全軍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最終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
今天的西柏坡黨性教育課程中,這一歷史經驗被反復提及。參訓學員通過研讀原始文件、參觀革命舊址,深刻認識到: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鐵的紀律始終是黨的事業成功的重要保障。
“六條規定”與新時代作風建設
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會議不僅規劃了新中國的藍圖,還制定了著名的“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些規定看似簡單,卻體現了共產黨人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
在西柏坡黨校的培訓中,學員們圍繞“六條規定”展開討論,并結合當前黨風廉政建設的實際,探討如何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一位參訓干部表示:“這些規定雖然誕生于70多年前,但對今天的黨員干部依然具有強烈的警示意義。”
從“趕考”到“答卷”:西柏坡精神的時代傳承
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時,毛澤東同志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這句話不僅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期許。7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依然在“趕考”路上,而如何答好新時代的考卷,成為西柏坡黨性教育的核心課題之一。
在培訓中,學員們通過情景模擬、案例研討等方式,深入思考如何在各自崗位上踐行“趕考”精神。例如,有的學員結合基層工作實際,提出要“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有的學員則從企業管理角度,探討如何防范風險、提升效能。
結語:讓西柏坡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西柏坡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更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通過西柏坡黨校的系統學習,黨員干部不僅加深了對黨史的理解,更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正如一位學員所說:“來到這里,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不忘初心’。”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西柏坡黨性教育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西柏坡培訓基地李老師
上一篇:西柏坡黨校:紀律基因與八項規定的時代回響
下一篇:西柏坡黨校特色課程:解碼淮海戰役中的領導決策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