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九月會議:歷史轉折關頭的戰略智慧與新時代干部培訓啟示
發布時間:2025-06-12 16:40:22 人氣:444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九月會議"),這是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前夕的一次關鍵性會議。據中央檔案館第359號檔案記載,會議在中央機關食堂臨時改造的會議室舉行,與會者坐在長條木凳上,用粗瓷碗喝著白開水,卻謀劃著新中國的建國方略。這一歷史場景如今被西柏坡黨校完整復現,成為干部培訓中"戰略思維養成"課程的鮮活教材。
一、九月會議的戰略決策與歷史價值
九月會議在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前夕召開,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戰略目標(引自《毛澤東選集》第四卷)。西柏坡黨校在教學研究中特別關注會議體現的三大決策智慧:其一是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選擇在敵軍數量仍占優勢但士氣低落時發起決戰;其二是創造性提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的統籌方針;其三是確立"準備干部"的預見性部署,為接管全國政權做準備。
干部培訓課程中,學員們通過研讀《九月會議決議》原始檔案,發現其中關于"三萬以上人口城市解放后即應成立軍管會"的具體規定,與當今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黃金72小時"原則高度契合。這種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式教學,使參訓干部深刻認識到戰略預見能力的重要性。
二、會議制度創新對現代治理的啟示
西柏坡黨校在干部培訓中重點解析九月會議的議事規則創新。根據《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文獻記載,會議采取"白天分組調研、晚上集中討論"的模式,毛澤東同志要求每個議題必須準備正反兩套方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期間建立的"每日簡報"制度——各野戰軍司令員每晚8點前用電臺報送戰況,由周恩來同志親自匯編成《每日軍情》供決策參考。西柏坡黨校據此開發了"信息報送情景模擬"課程,學員使用老式電臺模擬發送電報,體驗信息壓縮提煉的過程。
三、從"準備干部"到新時代隊伍建設
九月會議最具遠見的部署是作出《關于準備五萬三千名干部的決議》。西柏坡黨校研究發現,這批干部主要從三方面選拔:有根據地建設經驗的、有專業知識的、經過整風考驗的(據《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這一歷史經驗被轉化為當代干部培訓的"三維素質模型":政治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
四、九月會議精神的當代傳承
九月會議舊址已成為黨性教育地標,學員們在此舉行"新時代趕考"宣誓儀式。儀式上特別安排重現歷史細節:像當年與會者那樣,用粗瓷碗喝水,在油燈下抄寫會議決議。這種具身體驗帶來深刻的心靈觸動,一位學員心得體會中寫道:"當我摸著粗糙的碗沿,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站在九月會議召開75周年的歷史節點,西柏坡黨校正將這場關鍵會議蘊藏的決策智慧、制度創新和人才觀,轉化為培養新時代治國理政骨干的豐富資源。正如習書記強調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些穿越時空的紅色基因,仍在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著不竭的思想動力。
作者:西柏坡培訓基地李老師
上一篇:西柏坡:立德樹人的紅色搖籃與新時代教育使命
下一篇:西柏坡黨校:紀律基因與八項規定的時代回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