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黨員教育的時代價值:鍛造堅強黨性的紅色熔爐
發布時間:2025-05-23 09:35:49 人氣:308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西柏坡作為"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革命圣地,承載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當前,依托西柏坡及周邊冉莊、正定、雄安、白洋淀等教學點開展的黨員教育培訓,正成為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鍛造堅強黨性的重要平臺。
革命圣地錘煉政治品格
西柏坡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的關鍵階段。1949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成為共產黨人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準則。如今,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學員們通過實地參觀、情景教學,深刻感悟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中展現的堅強黨性和崇高品格。一組數據令人深思:在西柏坡的10個月里,黨中央發出電報408封,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這種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展現的政治定力和戰略智慧,為當代黨員提供了生動的黨性教育素材。
西柏坡黨校創新教學方式,將歷史場景轉化為黨性教育的鮮活教材。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學員們圍坐在復原的會議場景中,重溫"進京趕考"的歷史時刻;在毛澤東舊居,通過實物展示和情景再現,感悟領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在專題研討中,結合新時代面臨的挑戰,深入探討如何踐行"兩個務必"的要求。這種沉浸式教育,使抽象的黨性要求變得具體可感。
多教學點聯動強化教育實效
西柏坡黨員教育培訓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構建了以西柏坡為核心,冉莊、正定、雄安、白洋淀等多點聯動的教學網絡。在冉莊地道戰遺址,學員們鉆入蜿蜒的地道,親身體驗抗戰時期軍民團結的智慧與勇氣;在正定古城,回顧總書記早年的從政實踐,學習"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在雄安新區,感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在白洋淀,通過雁翎隊抗日故事,感悟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西柏坡黨校的教學設計特別注重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在"重走趕考路"體驗教學中,設置"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教學環節:回顧黨中央進京歷程,分析當前面臨的"趕考"課題,展望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一位參訓學員感慨:"這種跨越時空的思想碰撞,讓我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黨性修養的實踐路徑
西柏坡黨員教育培訓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探索出黨性修養的實踐路徑。通過"學、思、踐、悟"四個環節: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深入思考黨性要求,實地踐行初心使命,感悟升華思想境界。在專題組織生活中,學員們對照革命先輩找差距,結合工作實際定措施;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將學習收獲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
據《西柏坡檔案》記載,1948年9月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加強黨的紀律性"。這一歷史經驗成為今天紀律教育的生動案例。西柏坡黨校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式,強化黨員的紀律規矩意識。在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學員們通過典型案例剖析,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在組織生活會上,開展嚴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錘煉黨性修養。
西柏坡黨校的實踐表明,革命傳統教育是加強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創新教育形式、深挖紅色資源、強化學用結合,有效提升了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西柏坡黨校將繼續完善課程體系,為培養黨性堅強的新時代黨員提供有力支撐。西柏坡黨校的經驗啟示我們,只有將紅色基因傳承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緊密結合,才能鍛造出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員隊伍。
作者:西柏坡培訓基地李老師
上一篇:西柏坡黨校培訓觀察: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的創新路徑
下一篇:西柏坡黨校:在紅色熱土鍛造黨性堅強的時代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