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運輸線上的“登高英雄”
發布時間:2023-09-28 14:26:59 人氣:1095
楊連第,1919年生,天津市北倉鎮人。1949年2月,楊連第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搶修隴海鐵路8號橋時表現突出,獲“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5月15日,楊連第在指揮搶修清川江大橋時,英勇犧牲,年僅33歲。
1949年8月,楊連第所在部隊奉命搶修隴海鐵路8號橋。這座橋橋高45米,是全國有名的險要工程。楊連第腳踩單面云梯,飛步登上橋墩,僅以一塊木板作掩護,連續3天爆破百余次,炸平5座橋墩頂面。最終,他所在部隊提前20天完成了8號橋墩工程任務,于10月18日實現順利通車。楊連第立大功一次,并獲“登高英雄”稱號。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戰爭初期,志愿軍在物資運輸補給方面困難重重,尤其是以鐵路為主的運輸線路,時常遭到美軍飛機轟炸破壞,一度制約了前線部隊的作戰能力。11月起,志愿軍鐵道部隊入朝,遂行戰地鐵路保障任務,確保物資補給線路暢通無阻。楊連第就是其中一員。
入朝后,楊連第繼續發揮專業特長,秉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作風,奮戰在鐵路搶修一線,與戰友多次完成大橋搶修任務。
1951年7月,一場數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沖毀了清川江大橋。這座大橋位于朝鮮北部重要的鐵路大動脈滿浦線上,是后方倉庫前運物資的必經之地。為保證運輸暢通,楊連第立即帶領一個排的戰士投入搶修工作。

由于連降暴雨,浮橋和新搭起的橋墩均被沖毀。就在一籌莫展之際,楊連第想到了用鋼軌來搭設浮橋,他帶領戰士們奮戰30多個晝夜,終于成功完成任務。在架設浮橋的過程中,由于長時間作業極度疲勞,楊連第被大浪卷走,戰友們將他救上岸時,他臉色蒼白、嘴唇黑紫,手里仍牢牢攥著一把用來擰鋼絲的鉗子。
1952年5月15日,時任副連長的楊連第在清川江大橋指揮連隊架橋時,不幸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彈片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志愿軍總部為他追記特等功,并追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他生前所在連隊被命名為“楊連第連”。楊連第犧牲后,原鐵道部將隴海鐵路8號橋命名為“楊連第大橋”,并在橋頭修建楊連第烈士紀念碑和楊連第烈士紀念館。
上一篇:塘馬戰斗:一次壯烈的突圍戰
下一篇:阿英詩中的激揚戰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