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西柏坡學習紀實
發布時間:2025-10-29 13:41:23 人氣:57

清晨的陽光透過柏坡嶺的松枝,在中共中央舊址的土坯墻上灑下斑駁的光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學員們靜靜地站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前,感受著這個決定中國命運的地方所蘊含的精神力量。這是他們在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參加專題培訓的第二天,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而深思的神情。
在軍委作戰室舊址,一張布滿印記的西柏坡區域地圖引起了學員們的注意。據《西柏坡檔案》記載,這張地圖上標注著當年黨中央與全國各解放區聯系的秘密交通站位置。一位從事國際中文教育多年的學員凝視著地圖上那些細密的標記,內心深受震撼:"在通信條件如此簡陋的年代,黨中央就是通過這些交通站將指示傳遍全國。這讓我想到了語言交流工作的重要性——無論是革命時期的信息傳遞,還是新時代的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從來都是如此關鍵。"
西柏坡黨性教育的課堂上,教員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1948年,黨中央在西柏坡期間,為了及時了解國內外動態,成立了一個由三十多人組成的外文翻譯組。他們日夜不停地翻譯外電報道和外交文件,為黨中央決策提供參考。這個細節讓學員們倍感親切,一位負責多語種教材編寫的學員感慨道:"原來在革命勝利前夜,語言工作就已被賦予了如此重要的使命。這讓我們對今天的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培訓期間,學員們沿著當年黨中央進京的"趕考路"徒步行走。腳下是崎嶇的土路,耳畔是松濤陣陣,大家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先輩們從農村走向城市時的那份謹慎與堅定。一位學員邊走邊說:"我們從事的語言交流工作,何嘗不是一條新時代的'趕考路'?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答好的考卷。"
在西柏坡紅色教育的現場教學中,學員們參觀了毛澤東同志舊居。看著簡陋的辦公桌上那盞煤油燈,一位年輕學員陷入沉思:"就是在這盞燈下,毛澤東同志寫下了那么多光輝著作。如今我們有了現代化的辦公條件,更應該把這份精神傳承下去,在語言交流工作中發光發熱。"
夜幕降臨,學員們圍坐在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內,開展"西柏坡精神與國際中文教育"專題研討。大家結合白天的所見所感,暢談如何將紅色基因融入語言交流工作。一位學員說:"我們要培養的不僅是語言教師,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西柏坡精神應該成為我們師資培訓的重要內容。"
培訓的最后一課,學員們來到了西柏坡紀念碑前。朝陽初升,紀念碑在晨曦中熠熠生輝。一位學員在總結中寫道:"這次培訓讓我明白,語言交流工作不僅是技術活,更是政治任務。我們要以西柏坡精神為指引,在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中踐行初心使命。"
離別時,學員們不約而同地回望這片紅色熱土。他們的行囊里裝著沉甸甸的收獲,眼神中多了一份堅定。大家深知,作為新時代的語言交流工作者,要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在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征程中,續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作者:李老師
上一篇:市醫保局干部赴西柏坡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踐行醫保使命”專題培訓
下一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